生物發酵罐是用于大規模培養微生物或其細胞組織的設備,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術是生物工程和工業發酵的核心內容之一。
一、生物發酵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新陳代謝,將原料轉化為具有價值的產品。這個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微生物的選擇與培養:選擇合適的微生物作為生產菌種,在特定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使其達到一定數量。
發酵培養基的配置:根據所選微生物的營養需求,配制相應的發酵培養基,一般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維生素和生長因子等。
滅菌與接種:將配置好的培養基進行滅菌,并在無菌條件下接入適量的微生物種子液。
發酵條件的控制:在發酵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溫度、pH值、溶解氧、攪拌速度和通氣量等條件,以保證微生物正常生長和代謝產物的合成。
產物的提取與分離:發酵結束后,需要采用適當的提取和分離技術將產物從發酵液中分離出來,進行純化和濃縮。
二、生物發酵罐的操作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發酵罐的啟動
設備檢查:確保發酵罐及其附屬設備完好無損,各閥門、管道連接緊密,無泄漏現象。
清洗與滅菌:對發酵罐內部進行清洗,并進行高溫蒸汽滅菌或其他滅菌方法,以消除雜菌污染的可能性。
培養基的準備:按照配方準確稱量各種原料,混合后通過冷卻、過濾或其他處理,形成發酵培養基。
2、發酵過程的控制
接種操作:在無菌環境下,將經過適當稀釋的微生物種子液接種到預熱且已滅菌的發酵培養基中。
溫度與pH控制:通過冷卻水或加熱裝置調節溫度,通過添加酸堿或使用pH敏感性材料來控制發酵液的pH值。
通氣與攪拌:向發酵罐內通入無菌空氣,并通過機械攪拌或氣升式循環來增加溶氧,維持良好的傳質效果。
壓力與放料管理:監控發酵罐的壓力,必要時進行排放或調整,同時根據生產需要適時采集樣品和放料。
3、發酵結束后的處理
發酵液的處理:發酵結束后,對發酵液進行初步過濾和處理,去除固體殘渣和不需要的微生物。
產物的提取與純化:采用沉淀、離心、萃取、層析等方法進一步純化目標產物。
設備清洗與維護:發酵結束后,對設備進行清洗和保養,為下一輪發酵做準備。